首页 >市场动态 > > 正文

订单排至2026年、下半年还有利润兑现节点!这些公司将迎全面突破 天天资讯

2023-03-04 23:37:27 来源:理财小白鸽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据国际金属加工网,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(BIMCO)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,2022年中国船厂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到47%(2080万CGT),超过日本和韩国的总和。其中韩国接单量1630万CGT,占比38%;日本接单量330万CGT,占比8%。

造船是一个明显的周期性产业,受益于需求修复、供给收缩及全球产能非同步复苏的因素催化,我国持续巩固全球产能优势,头部船厂市占率明显提升,话语权显著改善。市场普遍预计,优良的供需格局及国家战略部署下,本轮龙头船企的复苏强度及持续性有望超预期。

周期层面,船舶平均替换周期约20-30年,当前平均船龄已近接近2000-2004年,行业处于替换周期的起点。而2023年是减排政策正式执行元年,现有监管规则使散货船较设计航速降速15%左右,环保政策将加速新能源船只的更新替换需求。

此外,受行业长周期下行影响,全球活跃厂数量在十年间几乎腰斩,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,尤其是中小船企产能非同步复苏,供给格局迎明显变化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近年来俄乌冲突、“北溪”管道被破坏等事件,在冲突中重要民用设施的安全问题保障问题进一步凸显,民用、军用催化下,海上装备发展有望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

具体到船舶领域,则是我国造船产业在高附加价值船型上有望获得更大的突破,如2023年首艘国产大型豪华游轮有望交付(届时我国造船业拥有LNG船、大型豪华邮轮和航空母舰三颗“明珠”)。

具体到A股市场,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告的船舶交付日及订单签订日,预计高船价订单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逐步兑现至船厂的利润中;同时当前多家船厂公告的订单已排期至2026年以后,凸显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,核心标的有望受益。

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,相关概念股包括:中船科技(600072)、中船防务(600685)、中国船舶(600150)、亚星锚链(601890)。

标签: 国家战略 附加价值 安全问题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南极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